工程教育簡史展──經建發展與新興科技
工程教育簡史展──經建發展與新興科技
|
水利B波實驗
新設與改制
1953-1960年,臺灣實施二期經建計畫後,工業人才需求漸增,政府於1963年除同意大同工專改制為大同工學院外,新設省立高雄工專,也開放私辦專校,同年臺塑王永慶先生設立私立明志工專。短短十年內,共新設私專近20所,培育的人才對台灣工業發展裨益甚大。
課程變革
日本時代,課程皆因應國策、企業與民間需求而安排及調整。中日戰爭及二戰開戰後,因應軍事工業與動員,增設相關學科、調整教學為實用化,甚至縮短修業年限。戰後,因教育體制不同、順應國策,課程大幅改變。1948年教育部修訂公布大學共同必修科目表,規定最少需修滿142學分方得畢業。1958、1965、1972、1983年分別再次修訂。其中1965年因應國際教育與學術潮流,課程大幅修訂。
設立工程類研究所
1947年臺大率先成立電機工程研究所,但未招生。成大於1957年成立機械工程研究所並招生,為該校第一個研究所,亦為我國首創。兩年後成立電機及土木兩工程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則至1962年才開始招生。由於碩士班辦學績效良好,電機工程研究所於1968年開始招收博士生;其後,化工於次年、土木及機械兩工程所於1971年設置博士班。
臺大則於1960年及1964年分別設立土木與化工碩士班;1964年電機所碩士班開始招生;1966年成立機械所並招收碩士生。清大於1956在臺復校,8月先成立原子科學研究所,9月招考首屆碩士生,先假臺大上課,次年首批校舍完工,秋季回新竹上課。1970年原子科學研究所核工組改設為原子核工程研究所。
邀請國際學人客座
臺成兩校設所初期,採用美國大學體制,師資卻不足,幸有行政院國科會前身「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補助各校邀請國際學人來臺客座、開辦短期研習會,彌補缺陷;並鼓勵各大學在職教師赴國外進修,數年後各校師資顯著改善。
電子計算機啟用及個人電腦普遍化的效應
1964年IBM推出積體電路IBM360型電腦,使用作業系統,發展出BASIC、RPG等高階語言,始被大學與大公司廣泛採用。行政院國科會於1965年7月,分別在成大等大學設置工程科學等五個研究中心。隔年由國科會補助購買電子計算機,對各大學之教學及研究助益極大。1970年代各大學陸續成立「電子計算機中心」。
1971年桌上型個人電腦開始大量生產,除了可在辦公室或房間使用而不必到電子計算機中心(室)外,隨後學術網路興起後,搜尋、收集資料及通訊更加方便。
1962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活動(52成大事紀)
1962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活動(52成大事紀)
1962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活動(52成大事紀)
1963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活動(52成大事紀)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微動操作棄及研磨機(1971)
1963土木工程學系活動(52成大事紀)
1966年礦冶系(55級成大畢紀)
1971礦冶及材料系 高壓靜電選礦機(成功大學概況)
1966年礦冶系(55級成大畢紀)
1965年成功大學建築工程系(54級成大畢紀)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半導體實驗室(1971成功大學概況)
1971礦冶及材料系 高壓靜電選礦機(成功大學概況)
成功大學增設造船系及航太系美援補助經費(1970)
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基本科學新增學系(1971)
建立國防體系
受到中共1964年10月原子彈試爆的影響,台灣從1960年代起就有發展自主國防的構想。除啟動原子武器研究外,從1969年起的20年間,在發展自主國防政策下,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與人才計畫。1971年退出聯合國,與許多國家斷交,1973年起的次石油危機,1978年底與美國斷交,促使蔣經國決定發展自主國防,不再那麼依賴美國。1979年行政院頒布「科學技術發展方案」,催生科技顧問室、發展新興科技的科學園區、加強重工業,並強化大學相關科系的實驗能力,促成國防與新興科技的發展。
軍工學合作體系的行程
具體作為包括:
1.航空:強化原有航發中心、發展新式戰鬥機;
2.船舶:合併原有臺船與新設的中船兩公司,由臺灣機械公司自製大型船用主機,以搭配造船;
3.車輛:由臺灣機械公司投資華同重車廠;
4.武器:由中山科學研究院發展各式飛彈與先進的電子作戰、導航系統。
為了建立系列國防工業體系,政府不僅在下游的製造廠著手,還從上游的學術發展、中間的研發,都大力補助,意欲形成軍工學合作的體系。例如1985~1987年間,中鋼、臺機與中船三家當初1970年代刻意設計位於高雄小港臨海工業區中鋼路兩側的國營重工業。
大學院校相關科系的成立
教育方面,除基隆海洋學院造船系外,1970年成大設立造船工程系,臺大於1971年先成立船模實驗室,1975年再成立造船工程系,並設有超過許多一流大學的設備。1979年1月,行政院成立國防工業發展政策指導小組,再交由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執行規畫項目。1980年代,成大航太所及航太試驗場成立,臺大應力所、清大自強科學中心(包括加強材料研究)、交大電子及資訊中心陸續成立。
約略同一時期,中國工程師學會開始替國內主要大學辦理暑期實習。來自臺大、成大、清大、交大、淡江、中原各校的工程科系學生,被分發到各國營事業及較具規模的民營公司。
工程領域院系所擴增
1960年代政府受限於財力,僅於1961年在中興大學新設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並同意設置私立大學校院,1955年有東海與中原兩校的創設。復於1970年前後設立四所私立大學校院,此第一波擴增期(1955-1975)。
其後近十餘年無新學系設立,公立大學延續原有系所稱設碩、博士班。直至1989年遠東企業捐建元智大學,1990年燁聯集團捐設高雄工學院(今義守大學)。1993年長庚醫學院擴大為長庚醫學既工程學院。此第二波擴增期(1975-2006)。
學術網路的衝擊
為展開網路服務,各校電子計算機中心於1980年後開始建置第一代骨幹網路,各系所也開始建置其內部網路。
教育部為支援全國各級學校及研究機構之教學研究活動,並促進資源分享與合作,於1990年7月起,與幾個主要國立大學共同建立一個全國性教學研究網路。透過此一學術網路,可以很方便的搜尋、閱讀、收集許多資料以及通訊,對師生的教學、研究及學習裨益甚大。
1990年後期起,各校為了因應校園網路流量快速成長之需求,骨幹設備全面更新,並陸續將「電子計算機中心」更名為「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資料來源 |
成功大學博物館2016年「台灣工程教育簡史」展版 成功大學博物館 成功大學機械系 成功大學畢業紀念冊 台灣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