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簡史展──畢業生貢獻與蓬勃發展


工程教育簡史展──畢業生貢獻與蓬勃發展

 
畢業生就業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敬業、苦幹、踏實的精神

 

戰前培養的工業技術人才,在戰後初期接替日籍人員即投入重建工程,如橋梁道路、都市建設等重大公共工程以及台電發電與輸電、中油煉油、臺肥各廠的復建等;也成為接收日資私人公司的人力來源。其後因政府擴辦學校及不復受臺/日人名額之限制,得以培育大量技術人才,為後續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人力。1970年代的重化工業、1980年代的科技業、1990年代高創新力產業,都倚賴這些工業與工程相關院校培育的人才,他們多數敬業、苦幹、踏實、上進的精神,深受實業界的歡迎與器重,在後期工業技術與研究上的輝煌成就,是推動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角色。

 
《三校校名沿革》

 
 
蓬勃發展期1973-1979 
 
 

蓬勃發展期

1973年11月行政院長蔣經國於國民黨第十屆四中全會的行政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在五年內完成九項大工程建設,包括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新港、北迴鐵路、速澳港、化學工業、大鋼廠、大造船廠、鐵路電氣化、桃園國際機場。數月後新加核能電廠,統稱「十大建設」。是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其實上列建設部份已於1960年代後期啟動,亟需相關人才投入。政府復於1979年推動十二項建設,工程人才需求更加殷切,但是,對於教育經費與其他政府支出則產生排擠效應。

工程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的增設(1974-1990)

為發展高級技職教育,並建構工業職業學校→工業專科學校→工業技術學院一貫之工業技職教育,於1974年新設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員。隨後增設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將國立台北工專改制升格為國立台北技術學院,增設國立高學技術學院。隨後開放興辦私人技術學院,朝央技術學院於1994年開始招生,此後技術學院數量遽增。不久,政府又放寬改制科技大學,因此技術學院與科大大幅增加。

大學法修訂與課程變革

1970年代以來台灣的民主化歷程促使大學自治得以落實於大學法中。1972修正大學法取消「學院共同必修制」,將學生規範於各學系內,學習專門精深之專業知識。至1978始有「輔系」之規定,1986設置「雙主修」的規定。

此外。因生活改善更重視污染防治,1980年代起,各校化工系開授與污染防治相關課程。隨後,生化、生物、半導體、光電、奈米、新能源等新科技相繼問世,為因應新科技時代,開授新選修科目、訂定新學程,研究方向也大幅改變。

發明及展覽風氣崛起

1974年台大、台北工專、師大、淡江四校聯合舉辦發明展;1976年5月第二屆全國大專設計展;1979年3月有12所學校參加再清大舉行第二屆全國大專科技展…等等。展覽會吸引工商界發掘學生研發及設計才能,並藉此提供校際間彼此觀摩學習的機會。其後,教育部、甚至電視台都舉辦發明獎。

 

水利工程學系活動(1975年)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航測儀(1973年)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航測儀(1973年)

機械工程學系(1973年成大畢紀)

凌空一號(1973年成大畢紀)

凌空一號(1973年成大畢紀)

 

資料來源
成功大學博物館2016年「台灣工程教育簡史」展版
成功大學博物館
成功大學機械系
成功大學畢業紀念冊
台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