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寫作營


1930-1940年代 工業起步及戰爭震盪

臺灣產業在日本統治時期產生巨大變化,甚至可以說此時期奠定戰後臺灣中小企業為主軸的歷史發展。

1930年代是臺灣經濟發展開始走向工業化開端的時刻,此一時期的經濟發展策略是一改「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以「工業臺灣、農業南洋」,顯示臺灣總督府在發展策略上,有系統且階段性的調整。本校成功大學即是在培育工業人才的發展政策下,1931年正式成立「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創校開設的電氣工學、機械工學、應用化學等3個科系,也為臺灣工業化釘上一只顯著的標記開端。此一時期的臺灣總督府持續引入日本的資本與技術,以殖民地臺灣的資源、物產與勞力為基礎,開始推展臺灣產業走向近代化工業的樣態,用來持續配合日本國內的整體發展。

1931至1940年為整體工業計畫發展期,影響工業發展的,有政策、資本、勞力、技術,此一時期因應化學技術的引進成長,讓臺灣鹽業發展從食鹽工業,改變發展成化學工業。1934年本校開始培育出第一批畢業生,有一半的臺灣籍,堪稱近代專業的工程師,相繼投入社會各個產業提供技術。在「地盡其利」的產業發展策略上,振興糖業及開發水力發電(嘉南大圳濁幹線、烏山頭水庫西口、日月潭水力發電等)為顯著具體設施。加上延續日本國內的統治經濟潮流,產業組合的統治經濟型態開始發展,逐漸走向資本化產業型態發展。此時,1937年後因為國際局勢及部分地區戰爭的因素,加以日本國內通貨膨脹,資金轉入臺灣,復以因臺灣總督府的生產擴充、輸出振興、代用品製作獎勵、勞力動員政策等,臺灣產業部分開始走向軍需工業化發展,重工業、化學工業有顯著的成長。

1941至1945年為自給自足的工業動員期,目標在於均軍需及生產力擴充工業,並建構島內生活必需品的自己工業化,從而維持發展能提供南方共榮圈用來交易的物資生產工業,除原有的製糖、蔗渣造紙、酒精、鋁、鎂、鎳、水泥、碳酸鈣、鹼性蘇打、造船機械工業、合金鐵工業等發展,並振興發展新的製鐵、硫銨、高級燃料等工業。這些工業的發展,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慢慢停止,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部分的工業經營及發展,則轉由臺灣資本家及政府所營運。

由於日產的接收,日資、日臺合資、無日資企業等都因政治關係,許多產業為國營、黨營產業,深深影響著戰後發展,而本校校友、畢業生及臺灣工業化也自是受之影響擺盪。日治時期的工廠產權在戰後移轉,但生產需求、工廠設備等仍是需要技術性人才,所以本校畢業生仍以國營企業為主要的出路。1946年本校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電氣化學、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等6個科系。1949年,戰後本校培養出第一屆畢業生,當時臺灣情勢從二二八的肅殺氣氛中度過,各方面也逐漸上軌道,工廠生產可稱順利,本校與主管臺灣國營企業的資源委員會已建立出制度化的媒合就業,為國家持續提供優秀的產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