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寫作營


1970-1980年代 工業深化與本土化運動

臺灣的勞力為戰後發戰產業最大的優勢之一,所以延續1960年代勞動密集的產業,配合政府的出口導向策略,以推展增加外匯、修正租稅制度、設立加工出口區等,讓產業投入拓展國際市場,經濟因而成長奠基。出口快速擴張,帶動對機器設備與中間原料的需求,產業發展主要是輕工業。1973、1979年的二次石油危機,油價上漲大量增加生產成本,更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臺灣的經濟市場也呈現成長衰退及交易混亂。因此政府修正出口導向策略,改以大型公共建設投資建設,創造就業機會,更可讓產業提升,協助走向高層次的重工業發展。1970年代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基礎建設著眼道路、機場、港口、電力等,並積極發展資本密集產業,如石化、鋼鐵工業等。同時間,臺灣的政治氛圍面臨到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等國際重大政治挫敗,以愛國情操為主的電影、電視劇大量增加,相關的影視產業發展對象為海內外華人,引領華語影視產業的市場;而國內局勢同時也開始出現反封建、反威權的文學作品,以鄉土文化為核心的精神開始萌芽。臺灣產業部分,則開始降低對國外中間財供應的依賴,極力促進國內產業快速升級。可以這樣說,此一時期為基礎工業與重工業的發展,為臺灣產業環境擴建出一條新的成長道路。

因為經濟發展的資本累積擴增,各項資本支出增加,如:工資上漲、地價攀升、環保成本增加,因而產業逐漸外移,加上臺幣升值等因素,臺灣要面對勞力密集的開發中國家的成長,也要跟上開發國家高科技產業。因此,產業再次升級的推動,方能持續維持經濟發展。經建會推動「經建十年計畫」,以消耗能源少、低污染、技術密集、附加價值高的發展策略,透過低利貸款、技術輔導、租稅減免等措施,扶植相關產業。這些策略性產業,以電子、資訊電腦、機械業硬體的成果最為顯著。1980年代的經濟發展,除朝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發展,在採取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作為經濟發展新主軸,讓市場機制的運作來平衡經濟問題。1984年9月行政院續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公共建設仍持續進行引領產業及社會需求。同時間國家的政治氛圍朝向以在地化的認同,加上政治情勢的解嚴,社會朝向自由化、本土化來發展。新生代的影視劇作創作上,進入臺灣新浪潮電影時期,寫實、現代、藝術主義的多類型影視作品紛紛出籠,但卻也開始面對市場對於觀眾觀看電視劇偏向喜好的衝擊,國內外各式電視節目主導經濟好轉的臺灣市場。臺灣經濟的發展,扣連產業的科學、科技轉變,為國家經濟創造美好光景,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