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寫作營


1930-1940年代 工業起步及戰爭震盪

國立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當時是3年制的專門學校,1934年送出的第一屆畢業生中有一半是臺灣籍,他們是臺灣社會出身並在臺灣培養的第一群近代專業工程師,然而日本統治時期臺灣就業環境存在差別待遇,一是錄用機會不平等,日資臺灣公司如製糖會社、酒精會社等拒絕臺灣人入內工作,另外,即便公營企業不得拒絕臺灣人,薪資結構仍舊存在差別待遇。因此,當時臺籍畢業生不是自行創業就是前往較無排斥臺人的異鄉謀職。 

 

電氣工學科第一屆畢業生傅慶騰遠赴冰天雪地的中國東北,到滿洲國的南滿洲電氣株式會社就業。他曾參與大連市甘子井火力發電廠的鍋爐建設與哈爾濱市馬家溝火力發電所增設工程之德國製造發電機的安裝工作,優異表現獲得日本人認同,就此開啟同學、學弟進入滿洲電業的機會。爾後,進入滿洲電業的臺籍畢業生戰後返台多數進入臺灣電力公司,以其在東北滿洲電業累積的實務經驗,接下技術傳承的棒子,成為臺灣電力發展的重要幕後功臣。

 

另外,臺灣電信產業也是由日治時期校友接手延續的公用事業。電氣工學科第三屆畢業生陳永祥在校期間即已意識到差別待遇的問題,畢業後前往滿洲國任職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後繼者有林有丁、徐應勳、徐晉海、施其華與林含玲六位,戰後返臺多半進入臺灣電信管理局服務,靠著在滿洲電信電話累積之技術,填補二戰結束日籍技術人才離開後的技術斷層,肩負技術傳承與維持臺灣電話通訊暢通。

 

除了遠赴他鄉謀職,就業困難重重的機械科畢業生則以自行創業謀得出路。像是1938年創設於嘉義的新興鐵工所,由蔡連茂、李水變共同出資創立,後來也有不少校友加入如賴木金、鄭玉田等人,就連畢業後曾到日本神戶就業的莊俊銘,戰時返台也加入新興鐵工所,擔任相當於今日CTO的技師長。莊俊銘開發的兩項工具機——用於加工製糖設備用的正面盤與在大工件上鑽孔用的旋臂銑床,大幅提升新興在製糖設備方面的加工能力,輾轉受到軍方青睞,承接多數海軍艦艇上面的各種器材加工。

 

另外,位於台南善化、由林家經營的允成製粉廠,製造的蕃薯澱粉常被日本客戶嫌棄水分太多、品質不佳,林父聘用當時第一屆應用化學科畢業生賴再得研究改進,這讓林父意識到開設工廠必須具有專業知識基礎,因而要求兒子們進入應用化學科就讀,其中林耿清在學時期即開始涉獵碳酸鈣製造的知識與資訊,並因戰後澱粉產業經營不易,改成經營碳酸鈣、碳酸鎂等化學品,延續家傳產業並因時代變動調整。

 

二戰結束之後,遠赴他鄉或日本謀職的校友,陸續回到鄉里以其以多年累積的技術與經驗,承擔日人走後的技術重擔;尋求自行創業的校友,則成為戰後民營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資料來源:

《成功的基礎成大的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
《頭冷胸寬腳敏成大早期畢業生與臺灣工業化》
 國立成功大學
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