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寫作營


2010年代後 全球化商貿與文化創意產業

2010年代為後金融海嘯時期,為強化臺灣全球競爭力,政府積極開展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擇定「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五大創新產業,以及「新農業」、「循環經濟」兩大永續發展產業,作為驅動臺灣下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
 
臺灣產業發展時至今日,處處都有成大人奮鬥打拚的身影,像是近來政府大力推動生技醫藥產業,也有成大校友投身其中,像是基礎醫學研究所校友曾敬凱從研究員轉行,成為提供生醫技術服務的創業家;醫師出身的黃鉦閔因洞察到勞工安全市場的發展性,創立結合科技與醫療公衛的科技公司,致力於提供勞工安全工作環境,都是校友投入創新產業的範例。
 
另外,電機系校友劉峻誠創辦耐能(Kneron)智慧公司,2020年贏得美國商業智慧集團人工智慧卓越獎。耐能創立之初篳路藍縷,但在短短數年之內憑藉3D AI技術將AI落實為實體晶片與低功耗等特色,成為世界三大AI晶片公司。
 
2010年代臺灣產業發展面臨全球產業格局翻轉的衝擊,政府擇定創新產業發展計畫,期以創新創業帶動更多產業創新,進一步引領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成大校友也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洪流中,盡心竭力貢獻所知所學,成就臺灣科技產業更上層樓。

資料來源:
《臺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策略》
《一九八〇年代以來臺灣經濟發展經驗》
《臺灣工業史》

 國立成功大學:校史